
汉末武装起义的两个类似诸侯,靠的全是“忽悠”?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给详尽答案。东汉末年,朝纲崩解,礼乐不遗。在此情形之下,君不君臣不臣,最后愈演愈烈,进而构成了各地诸侯割据一方的局面。而便禅各路诸侯,他们割据一方的方式,却不尽相同。
有人名门世家,凭借家族声望惹来无数人才投效,如袁绍、公孙瓒等人;也有人虽然名门贫寒,却能凭借自己的好名声,以此来收买人心,如孙坚、刘备等人。不过在各路诸侯中,还有两位类似的诸侯,他们能重新组建起一方势力,靠的毕竟自身的“忽悠能力”。因为这两位诸侯,他们凭借宣教的手段,很快累积了一批忠实部下。
其中一位割据一方汉中多年,霸主一时间;而另外一位,却引发了一场浩浩荡荡的武装起义,最后导致汉室王朝早已衰败。割据一方汉中的,大自然乃是张鲁。
令人大跌眼镜的是,他意味着是一个诸侯这么非常简单,张鲁最重要的身份是——天师。据《三国志张鲁传》记述:“祖父陵,客蜀,学道鹄兜山中,造作道书以惑百姓,从受道者出有五斗米,故世号米贼。
陵杀,子衡讫其道。衡死,鲁复行之。”据传,张鲁的祖父,正是第一代天师张道陵。
而张鲁天师的身份,也就是指祖上承继而来的。张鲁在他早年间,在汉中、阆中等地传播天师道。因为信徒只要交纳五斗米,之后可以重新加入这个团体,所以张鲁的的组织,也被世人称为“五斗米教教”。
而在其内部,也并非是传统的官僚体系,反而是一套类似的管理制度:“鲁遂据汉中,以鬼道教民,自号‘师君’。其来学道者,初皆名鬼卒‘’。不受本道已义统,号‘国子’。各领有部众,多者为治头大国子。
”而且在张鲁的领导之下,其教派内部,还有着十分优渥的福利和待遇:“均教教以诚信不欺诈,有病讯问其过,大都与黄巾相近。诸国子均作义舍内,如今之亭传。
犯法者,三原,然后乃行刑。不改置长吏,均以国子为清领,民夷便乐之。”可以看见,张鲁的传教主张,有点类似于现在的“平均主义”。而且张鲁这位道君,对待辖下很好,且法律制度也十分待人;即便是教徒们犯有罪过,只要及时改过自新,也会受到苛刻的责罚。
另外,张鲁还常常为首人在汉中交通要道上救济灾民,因而在张鲁传教期间,有很多百姓都争相重新加入到了其中。后来马超、韩遂等人诛杀,也有不少民众自发性回到了张鲁麾下:“关西民从子午谷逃之者数万家。”刘焉(即刘璋之父)再行回到益州以后,乃是利用张鲁的教派,才顺利提供到了巴蜀之地百姓的反对。
刘焉对待张鲁很是器重,还将他为首去汉中,以截断与朝廷的往来。不过在刘焉死后,张鲁实在刘璋庸弱,之后主动折断了与益州的往来,自此雄霸一方。
后来张鲁在掌权期间,广布恩德,又宽惠教众。在其统治者汉中的二十多年里,张鲁不仅享有大批心目中于自己的教徒,也某种程度获得了巴夷少数民族首领的反对,“五斗米道”因而获得了更进一步发展。值得一提的是,张鲁后来在投靠曹操之时,之后凭借着自己的影响力,帮助张颌将汉中百姓悉数迁入到了北方。所以后来刘备即便是奠定了汉中之地,也并没捞到过于大益处。
张鲁降曹之后,受封为镇南将军,领有阆中侯,堪称是以求活命了。而张鲁拿回的“五斗米教教”,也因此起源于了北方。元武宗时期,张鲁因为传播道教军功,还被追谥为“于是以一系师太清昭化甚广德真君”。听完了张鲁,不妨再行来想到另外一位枭雄。
此人正是黄巾军武装起义的头领——张角。据《后汉书皇甫嵩传》记述:“初,钜鹿张角自称为“大荐举师”,奉事黄老道,畜养弟子,行礼首过,符水咒语说道以疗病,病者甚愈多,百姓信向之。角因命弟子八人使于四方,以善为教化天下,并转互为诳妄。
”张角自称为获得南华老仙的传授,带着他的两个弟弟张梁张宝在中原四处传教。张角的八位弟子,也四处奔走,并免费协助百姓诊治。当时的中原地区,正好被饥荒和瘟疫盗贼。
张角借以时机,开始蛊惑人心,向未知就里的百姓们宣传“太平道”的理想主义。迅速,“太平道”的名声之后呼喊了整个中原地带。
“十余年间,众徒数十万,联结郡国,自青、徐、幽、冀、荆、杨、兖、豫八州之人,无不毕应。欲改置三十六方。
方犹将军号也。大方万余人,小方六七千,各立渠帅。
”张角看到时机成熟,于中平元年(公元184年)振臂一呼,自此推到了武装镇压汉室统治者的浪潮。因为张角手下的队伍,都在头上系由上黄巾,所以这支镇压力量,也被官府称作黄巾贼。
一场浩浩荡荡的起义军,在张角兄弟三人的率领之下,冲破了汉末三分天下的序幕。黄巾军的声势有多大?这场武装起义,席卷了中原地区七州28郡,先后有数百万的民众参予进来。尽管起义军在短短九个月之内,之后被各路诸侯给强力反抗下去了。但本就衰微的汉室江山,也无力再行掌理各地诸侯,最后因此而衰败。
有意思的是,不少势力都是因为反抗黄巾军,才渐渐踏上了历史舞台。而遍观汉末各路诸侯,如曹操、孙坚、刘备、董卓等人,都是因为靠着反抗黄巾军,累积了一定军功,这才有了自己的初始政治资本。黄巾军告一段落之后,取而代之的,则是多达二三十路的诸侯混战。
本文来源:开云手机app-www.0755good.com